我觉得设计中心还是应该将所有的相关设计文件(zdm dmx hdm)等等都综合为一个文件,这样用户就不必一个项目很多个文件了,虽然有管理器方便管理,但是一条匝道就十多个文件的形式也确实显得很乱。请技术人员考虑一下这个建议。谢谢
你好!
纬地项目中心是纬地开发组刚研制开发出来的,还在测试阶段,还有很多东西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们一直都在考虑如何使用户能更方便地进行设计。
实际上项目中心就是一个文件,以后它将逐步取代项目管理器和控制参数输入。
多谢你的建议!
郭董:
路线有断链时,拉纵坡时,在控制中已经设定桩号取整,但是在拉坡时还是碎桩号(还得手工取整),好像它是按照实际距离计算的,请问如何实现拉坡过程中在断链后桩号自动取整。
你好!
纬地系统中在纵断面拉坡时是按照将坡长进行取整的,你暂时可以在变坡点桩号栏输入整桩号。在以后的升级版中我们可以考虑增加按照桩号进行取整。
郭工:
你好!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在进行立交平面设计完成后,需要转换成jd文件,然后输出直曲表。如果在立交平面设计中终点为不接线,则输出的直曲表没问题;如果采用了终点接线,如“圆缓直”,则转换后的jd文件没有完整地包含所有pm数据,因而输出的直曲表也不完整。
发现这个问题后,我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在立交平面设计里,先用终点接线方式完成设计,然后采用不接线方式,插入剩下的线元,存盘后在转换,最后输出的直曲表完整。
这个方法比较麻烦,建议把“曲线文件转换交点文件(pm→jd)”功能完善一下最好。
你好!
一般立交平面设计是不输出直曲转角表的,只需要输出“立交曲线表”,这是完整的曲线表。在立交平面设计中,有的线元是不能输出直曲转角表的,例如你采用“圆 缓 缓 圆”的终点接线方式,则该匝道的终点线元为一段缓和曲线,不是一个完整的单曲线,则不能在直曲表中体现。
谢谢你对纬地软件的支持和建议。
为什么用纬地5.5生成的超高文件与原来版本的不一样,一般在圆曲线上是全超高,但5.5版本却不是这样,他在由-2%的路拱坡度过渡到全超高为2%的桩号也与5.3的不一样,请查实,在就是程序中的超高缓和段的计算方法是不是变了,急等你们的回信!
谢谢!
你好!
纬地5.3以前版本是默认在全缓和曲线段内进行超高和加宽,纬地5.5以后版本改进为根据公路等级和平曲线半径、旋转轴位置及渐变率要求由系统自动计算超高加宽过渡段长度。
关于超高加宽自动计算的详细说明,请你参阅我们网站“最新更动”网页中关于“v5.5版超高加宽自动计算设置功能说明....”
郭老师:
我机总是安装不了纬地5.5和5.6版时,请回答!
你好!
可能是因为以前的版本没有完全卸载造成的。
请你在“凯发app下载的技术支持”页面上方的查询栏里输入datfil查找一下,根据查到的答复进行操作应该能解决问题。
谢谢上次的回答
截水沟的设置 ,竖直的线坡度怎么设置?0.001还是9999
好像都不行的,边沟的好像是9999,其他的也行,就是截水沟不行呀?
你们有没有新的用户手册或者是新的演示动画??
不懂的地方我可以看看,不会经常麻烦你们!
5.6版本有新的比以前更详细的用户手册吗、?
你好!
1、截水沟垂直向下的坡度为-0.001,垂直向上的坡度为0.001,高度均为正值。
2、由于纬地道路系统最近升级很快,且添加的功能比较多,变化较大,所以延迟了新的用户手册和演示动画的出版发行,我们正在修改准备之中,也很快会和用户见面的,请你稍等。
郭老师:
你好!
能否在下次升级时在平面图上生成曲线要素时能否生成缓和曲线参数a值,有些单位要求这样作挺讨厌的。
能否给寄一套立交的学习盘给我们:
广州市番禺区德兴路419号德丰园1座502室
商翀 收转张德明
邮编:511400
麻烦了谢谢!
你好!
1、直曲转角表中都有a值,一般曲线要素表中是不显示a值的,但是我们可以考虑在以后的升级版中增加。
2、需要纬地学习光盘,请你在我们网站的试用订购中填写详细的信息,我们有专人负责软件及资料的邮寄。
你好,我是施工单位的,按设计文件输入平面交点数据后,导出数据的时候提示有两个连着的交点的切线长大于两点间距,无法计算,我们输入的设计单位给的数据 ,怎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
希望能指导怎么解决,谢谢
你好!
在纬地系统中,数据计算是很精确的,系统默认当两交点的切线长之和大于交点间距0.005米,即提示需进行平面设计的调整,有可能你的设计资料中平面数据是两位小数的精度,则可能出现此情况,请你采用纬地主线平面设计的与前(后)交点相接的计算模式反算,就可得出准确的平曲线半径。
截水沟如果在填方路段上好像程序不认,有没有办法
是的,截水沟沟本身就是需要设置在挖方边坡之上的较为倾斜的地面线上的。
郭工: 你好!
v5.6中项目中心用地界设置不起作用,绘出的界碑紧接坡口坡角线,用地表也如此,请看一下。(另还可以在那设用地界)?
你好,请你注意用地界中的数据至少要是两行,即起点一行,终点一行。